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保险资讯 - 工银安盛人寿重大人事变动 前中英人寿CEO张文伟或接棒

记者向工银安盛人寿求证此事,公司方面表示不评论,并称CEO变动情况需待保监会审核批准。记者试图向张文伟求证,截至发稿尚未联络上。

在CEO变换频频的外资寿险公司中,马哲明和张文伟的掌舵时间均堪称长久。

金盛保险1999年设立,经营12年业绩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在外资寿险公司中排名一直徘徊于第8、第9位。马哲明英文名JamesPaulMcCarry,1968年出生,2005年12月起担任金盛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2012年金盛保险变身工银安盛人寿之后,继续担任总裁职务。

金盛保险时期,马哲明的成绩单算是中规中矩。马哲明曾尝试多种方式提升业绩,例如坚持实行多元化渠道发展、培养理财顾问、推出变额年金产品等。该公司保费收入从2005年末的2.95亿元增至2011年底的16亿元,公司在2007年一度实现了当年盈利,不过公司2011年当年仍净亏损1.96亿元,保费排名位于外资寿险第9名。

2007年7月在工商银行强势入主后,马哲明仍担任总裁一职,但公司既有策略几被全盘改变。挂牌之后工银安盛便提出了“三年内冲到寿险市场前七”的目标,银保渠道也成为公司绝对主力渠道。

凭借工商银行对于公司银保渠道的强大股东支持,仅仅半年,工银安盛保费收入排名便从第9跃升至第2名。2013年前6个月,工银安盛人寿保费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达到924%,增速跃居外资寿险公司首位。该公司保费收入一举超过外资寿险传统霸主友邦保险,连续6个月位居外资保险榜首。

公司发展如此迅速,马哲明却此时离职,显得蹊跷。今年初公司首席营销官连宗杰离职,便有说法称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对个险业绩增长乏力不满。外界猜测此番马哲明离职或也与业绩有关。

对此,公司内部人士称,公司目前正值快速发展,马哲明离职并非因为业绩原因,而是因为安盛集团另有要职调派。

不过,对于工行这个股东而言,一位深谙中外方经营思路、同时又深刻了解大陆寿险经营特点的高管可能更符合其意。

张文伟或是其相中的新人选。根据公开资料,张文伟1992年进入保险行业,加入瑞士瑞泰人寿台湾分公司任财务长,历任各职;1999年加入瑞士苏黎世人寿台湾分公司任总经理,两年间使公司转亏为盈;2001年转战中国大陆,参与筹建中英人寿并带领其发展至今。

在外资保险总教头中,张文伟算是适应大陆水土的极少数成功者之一。成立于2002年的中英人寿比金盛保险晚成立3年,至今已经连续4年盈利。2011年末,该公司保费收入一度排名外资寿险第三。2012年受到寿险转型和银保渠道冲击,当年保费收入36.01亿元,排名降至第六位。

张文伟离职中英人寿的原因尚未可知。不过,2011年以来,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发展机会显得尤为具有吸引力。不过,在工银安盛这样一个已被逐渐注入银行文化的保险公司里,张文伟是否还能如鱼得水,尚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