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资讯 - 中太保:权益类投资占比减小 加速另类投资
“2010年~2012年,我们经历了痛苦的转型期。如今更要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太保于昨日举办的业绩发布会上,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于业明表示,虽然上半年末浮亏有所增加,但在价值投资的大策略下,对下半年的浮亏改善仍有信心。
中国太保日前公布中期业绩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4.64亿元,同比增长107.1%,而去年此时,中国太保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同比下降54.6%。
半年末浮亏较去年末扩大
确实,由于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上市险企过去几年的利润表现均不尽如人意,中国太保自然也不例外。半年报显示,其去年同期计提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为24.32亿元;而出售股票净损失也达13.84亿元,直接拖累去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52.2%。不过,在计提减值及抛售股票的作用下,其去年底的浮亏已被消化了大部分。半年报显示,中国太保去年年末在资本公积项下的浮亏为18.66亿元。
由于浮亏的消化,中国太保权益投资资产的平均成本得以下降,再次计提巨额减值的风险变小。不过,于业明表示,由于6月份的资本市场动荡,在今年6月30日这一时点所得出的浮亏数字仍有所扩大。
半年报显示,中国太保上半年计提的出售股票投资净损失缩小至2.19亿元,而出售基金及债券的投资收益皆由去年同期的净亏损变为净收益3.9亿元及3600万元。同时,今年上半年所计提的投资资产减值也缩小至4.88亿元。“这主要是因为今年上半年总体上权益类资产表现不错。”于业明称。不过,资本公积项下,中国太保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浮亏为40.24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8.66亿元有较大的上升。
于业明表示,中国太保在这几年的转型中更加坚持价值投资,尤其是对于权益类资产的价值投资。“在股市的投资中调整仓位,重点配置高股息率股票,我们的股票分红收入从前几年的1亿~2亿元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1.75亿元。”
上半年的监管风暴及资金面趋紧在于业明眼中是把“双刃剑”,其中存在定息资产上的配置机会。“相信下半年在资金面相对比较紧的情况下,定息资产依然有配置机会。”于业明表示,上述原因使然,中国太保对于下半年投资资产浮亏的改善很有信心。
预定利率放开不会造成“价格战”
另外,保监会8月5日正式实施普通型人身保险预定利率政策调整,实行了14年的2.5%预定利率被放开,但市场担心预定利率的放开是否会造成寿险新一轮的“价格战”。对此,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徐敬惠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保监会“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基本改革思路不会引起市场无序竞争。他表示,当把产品的预定利率从2.5%提高到3.5%,甚至3.5%以上,保险公司将面临更高的准备金及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
例如,预定利率超过法定评估利率3.5%的产品,需要向保监会一事一批,若偿付能力不能达到150%以上,保监会将不予批准通过;预定利率设置在3.5%以下的,不用审批,在保监会备案即可,但仍需满足偿付能力充足率100%的要求。徐敬惠表示,费率市场化改革促使保险公司更加加强成本管理,优化成本结构;同时加强投资管理,使保险资金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中国太保集团接下来顺应市场改革,利用行业发展趋势,做好自身业务需求调整,优化投资组合,实现保险资金更高层度的增长,重点发展另类投资,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