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知识 - 国内首套重大疾病表诞生 领世界之最
国内重疾险开发可参照自己的经验数据了。日前,来自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消息称,在讨论七年之久后,符合中国本土的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终于着实落地。
此次编制的重疾表,总共收集到7500余万重大疾病产品样本数据及85万件理赔记录,项目收集到的样本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上周五,中国精算师协会在北京召开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编制项目专家评审会,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编制报告》,以此来填补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生率标准的空白。
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是寿险业产品定价和评估环节中的常用专有名词之一,是指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诊断标准而确认患得重大疾病的诊断概率,具体是根据保险人群的参保历史经验数据计算得到。经验发生率表通常会区分年龄、性别及其他会影响发生率水平的因素。
据了解,此次编制的重疾表,总共收集到7500余万重大疾病产品样本数据及85万件理赔记录,项目收集到的样本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重疾表包括基于行业标准病种定义的7张重大疾病发生率表和比例表,它将作为行业产品设计和评估环节中重要标准的应用依据。
据了解,在1995年传入中国的重疾险,是典型的舶来品,当时,由于国内没有配套的疾病发生率表,而重疾产品的定价基础又是疾病发生率,所以各家公司此前制定保险产品采用的也都是国外的疾病发生率。
保监会于2006年就曾表态,要研究出中国自有疾病发生率的相关数据,研制出接地气的重疾险。参与编制的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尚无统一的重大疾病发生率表,限制了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的发展,重疾表的成功编制填补了我国重大疾病保险发生率标准的空白,为提高我国寿险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对推行重疾产品的保险公司而言,此次编制的重疾表并非属于强制执行。”参与编制的一位险企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该表的问世可以促进国内的重疾险市场更加规范与多元化。由于具有了全面的重大疾病发生率的数据支撑,保险公司未来在设计产品时,会依据市场需求,推出针对某一类人群、某一种职业的产品。
此外,该负责人还指出,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的推出,可以使保险公司推出重疾险时的各项数据更精确,及时对该类业务做出全面的评估,此类业务会让公司产生多少的负债,销售产品后应当提取多大金额的准备金以备赔付等。可见,国内首套重大疾病发生率表推出,将让保险公司设计产品时能做到心中有数。
重大疾病发生率表编制项目由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寿险、新华保险、泰康人寿和友邦保险等国内6家大型保险公司及中再寿险共同参与,中国精算师协会经验分析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该项目历时两年,先后完成了方案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发生率表编制和编制报告撰写等工作,相关使用指引及项目编制报告将于近期正式出版发行。
链接
2007年4月3日,中国医师协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对外公布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要求今后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18周岁以上)阶段的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必须包括这25种疾病中发生率最高的6种疾病,其他19种可自行选择。
重疾险必选的6种重大疾病:
恶性肿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恶性肿瘤;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后遗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须异体移植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术(或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须开胸手术;
终末期肾病(或称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须透析治疗或肾脏移植手术。
重疾险可选的19种重大疾病:
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偿期、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保险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保险的强大保障作用,之于人们,不仅仅可以当人们受到损失时,偿还人们的经济,还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起到强大的补偿作用。
保障人们的健康,购买重疾险成为人们迫在的需求。能够在生病时,得到一份补偿,减少生活的负担。这也就是有忧患意识的人选择重疾险的目的。以上详细的说明了一些重大疾病的说明,其中包括一些手术。这样详细的编排,对日后案件发生,寻找索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