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险知识 - 更多医保问题有待解决 重病患者自付费用过高较突出
我市在去年就完成了城乡居民医保全市数据大集中,现在,市民在市内3000多家定点医院、6000余家定点药店都可实现即时结算,进一步缓解了参保市民就医出现个人垫资的问题”。然而,重病患者自付费用过高、“以药养医”、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昨日,市政府《重庆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情况报告》提交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
一些应用广的新药品未纳入医保
虽然,近3年来,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支出每年增长均在30%以上,但受医疗费用增长较快、药品和诊疗项目增加、就医人次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市民对医保报销水平提高的感受并不明显。
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等在内的医疗项目调整缓慢。其中,诊疗项目目录从2004年之后就一直没有作过系统性调整,一些应用广、技术成熟的新药品和诊疗技术没有及时纳入医保,不能予以报销。
更多药品、高值耗材等将进入医保目录
市人社局局长陈元春在会议上表示,接下来,我市将根据医保基金结余情况调整完善医保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目录,比如,调整血管支架等高值耗材项目限价,将今年来应用较广、技术成熟的新诊疗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郑文杰解释,即将增加的医保项目包括以下4类:高值耗材类,如血管支架;治疗方面项目,如手术等;临床检验、检查项目以及儿科方面的项目。
郑文杰表示,我市正在调整医保目录的具体增长项目,预计近期文件就可以正式出台。
“以药养医”没解决过度用药仍存在
大家也许都在看病过程中有这样的感受:到不同医院的同一科室看病,医生开的药大相径庭,药价也相差很大。
目前,在我市的医疗系统中,“以药养医”、“以检养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度治疗”等情况仍然存在,部分医生甚至诱导病人使用价格较贵的药品、医保目录外的药品和诊疗项目。
建医保网上监控系统医生如何用药一目了然
有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建议说,应加快建立医保网上监控系统,并重点对住院人次、人均费用、病种费用、住院天数等重要指标进行监控,并将监控结果与信用评级和考核挂钩,及时纠正各种违规行为。
陈元春也在会上说,我市将建立医保网上监控系统。主要是监控医生用药,防止医生为了利益而乱开药、过度用药。
郑文杰举例说,今后医生有没有乱用药,一看便知,通过监控系统,一旦发现有医生违规用药的行为,就能及时作出处理。
跨省就医即时结算未实现
我市外出务工人员流动频繁,参保的市民在出去后不得不面临“垫资”医疗的情况,这也使得基层政府组织居民参保工作难度大,有的基层干部为了完成指标不得不自己掏腰包“垫资”代其参保。
年内实现与四川等地联网结算
陈元春表示,我市将进一步扩大和其他省市的医保合作。“今年内将实现与海南、四川、贵州等省的部分城市异地联网结算。”
门诊检查大都不能报医保自付费高
目前,涉及门诊的诊疗费,除了特殊疾病诊疗费外,都没有纳入医保报销。也就是说,如果市民在做手术前并没有住院,而是在门诊做检查,那么,在门诊检查期间的费用是不能用医保报销的。
同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等因素就导致市民对于医保报销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少感受。
手术前的门诊检查有望医保报销
“我们正在探索将择期手术患者术前检查费用纳入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减轻市民负担。”陈元春解释。
目前,这一模式正在征求多方面的意见过程中,文件也正处于调研过程。
重病患者自付费用过高报销比例偏低
关于大病人员的医保,目前,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制度仍未出台,存在着大病人员比城镇职工同类人员的医疗负担更重,要求解决住院自付医疗费用过高、报销比例偏低等问题。
将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重病医保护航
陈元春表示,我市将尽快出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管理暂行办法。我们拟以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建立大病保险,不需要市民另外缴费。然后采取商业保险方式进行管理。大病保险主要是用于,当参保人员的住院自付费用超过一定数额以上,大病保险基金就会按不低于50%的标准给予补偿。目前,大病保险管理暂行办法的初稿已经完成,预计近期就能正式出台。
市内就医实现即时结算
截至去年底,我市参保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人数已经达到3219万人,占到全市人口的95%以上。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为496万人、城乡居民参保人数为2723万人。
现在,市民们在市内3000多家定点医院、6000余家定点药店都可实现即时结算,进一步缓解了参保市民就医出现个人垫资的问题。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达到80%,城乡居民医保在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报销比例达到70%。
保险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部分,保险的强大保障作用,之于人们,不仅仅可以当人们受到损失时,偿还人们的经济,还可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起到强大的补偿作用。医保保障人们的健康,能够在生病时,得到一份补偿,减少生活的负担。这也就是有忧患意识的人选择参加医保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政府部门也会不断推出更多政策保障消费者权益,波及更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