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 40万贷款中介收6000中介费 银行搭售5万元保险
近日,来自温州泰顺的邱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中国建设银行钱塘支行办理了40万元的商业贷款,银行又让她购买了5万元的保险产品。短短两月之后,账户里的5万元只剩下31460元。
“购买保险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到期之后5万元会全额返还,现在亏了这么多。”心急如焚的邱女士立马向浙江省消保委进行了投诉。
40万贷款中介收6000中介费银行搭售5万元保险
“新买的房子装修款还没有着落,”去年11月9号,邱女士通过杭州本地的小额贷款中介在中国建设银行钱塘支行办理了40万元的商业贷款用于新房装修。
“贷款的时候中介告诉我要再买一个5万元的产品才能放款,”邱女士回忆说,“我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产品,但中介跟银行都说这5万元到期会全额返还。”
根据银监会2012年1月20日颁布的《关于整治
邱女士对银行搭售保险的行为并不敏感,她表示:“之前我也买过其他银行的产品,现在他们说能保本就买了。”
记者从邱女士提供的保单上看到,这款名为“人保寿险盛世富贵两全保险”的产品是人保公司通过银行、邮储柜台销售的理财型保险。
11月10日,邱女士的银行户头上到账了40万元,其中的5万在仓促之下投向了保险。此前的贷款中介“财睿投资”向她收取了6000元的中介费。
5万元变31460元三方推卸责任?
去年年关将至,邱女士去银行账户一查,5万元变成了31460元,这跟中介和银行所说的全额返还反差太大,“我担心钱会越亏越多,就退出了这个保险。”随后,邱女士直接向浙江省消保委进行了投诉。
今天下午,邱女士在杭州的委托人林女士、中介方、中国建设银行钱塘支行和保险公司代表第一次就此事进行了当面谈判。
邱女士到底知不知道保险产品有风险?保险公司代表称,有两个月后电话回访邱女士时的录音,证明邱女士知道有风险。
“这种录音是保险营销业内的潜规则,一般是事先商议好的一问一答的形式,不会对具体的保险的风险有特别明确的提示,”中国人寿杭州市分公司知名团队经理周某向记者透露,“比如我问客户,你知道保险有风险吗,客户回答:知道。但具体什么风险其实客户并不知道,需要营销人员明确告知,如果等到电话回访时再解释是不合理的。”
随后的谈判中,银行、中介、保险公司代表对“告知邱女士产品的具体风险”这个责任进行了互相推卸,银行以为中介会说,中介以为保险公司的人会说,保险公司的人以为银行的人会说。结果,谁都没有道破这个风险。
谈判最后,建设银行钱塘支行行长承诺补偿,“针对邱女士的下一次贷款予以利率上的优惠并不再搭售产品。”林女士对这一结果很不满意,未商议具体的利率折扣就匆匆离开。
中介助长搭售之风
“邱女士的索赔之所以这么复杂,跟中介的介入有很大关系,”浙江省银行业协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去年银监会""七不准""实施之后,发放贷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资时强制捆绑、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的行为有所收敛,但却衍生出了新的形式,中介就是其中一种。”
记者注意到,杭城的公交车站、KTV和酒吧等娱乐场所、年代稍久的小区楼道等地方,到处布满了“无抵押、免担保,快速放款”的贷款中介广告条。
“这一类中介靠的是无抵押、免担保的噱头,赚的是高额的手续费,规模稍大的跟银行达成内部协议,帮忙搭售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浙江省银行业协会人士提醒,“如果银行已经答应贷款给客户,客户遇到搭售理财、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的情况,可以直接向浙江省银监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热线投诉,不仅能获得银行承诺的贷款,也能免去不必要的金融产品消费。”
更多资讯请关注优孚保险网http://www.baode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