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 保险网购如何影响消费者 面对传统和创新如何抉择
马云、马明哲、马化腾,来自阿里巴巴、中国平安、腾讯的三位商界风云人物跨界合作,联手打造国内首家互联网
风生水起险企纷纷上网当“掌柜”
上网卖保险!这是保险业最近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传统销售渠道遭遇寒流的众多保险公司,眼下正把网络当作跑马圈地的新战场。
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些隔几天就有邮包送至办公室的网民们,最先感受到互联网上传来的保险公司足音。
“爆款××1号再度来袭,1000元起售,3个月可退,收益保底,预期年化收益率4.4%。每1000元赠送集分宝360个,多买多送,上不封顶!”这是聚划算团购页面发布的一款保险产品说明。
在省城一家广告公司上班的刘扬女士,经常在网上购物消费,她最近发现购物网站上的保险产品销售越来越活跃,春节过后,就有不少保险公司打着元宵理财的口号,销售期限短、资金门槛较低的保险团购产品。虽然未参与这些团购活动,但对刘扬来说,她之前已数次在网上与保险“握手”,在网购时购买了华泰财险的退运费保险。
退运费保险专为网上交易中出现退货行为、导致运费增加而设计,分买家、卖家版本。最初,花0.5元买这样一份产品,保险公司就可赔付退货产生的10元运费。后来,该保险保费有所涨价。2012年“双十一”,191亿元的单日网购纪录为退运费保险带来了机遇,据统计该险种当天热销5000万份,华泰财险凭此将1000万元保费收入囊中。退运费保险也成为当年走红的保险产品。
而去年年末国华人寿联合淘宝聚划算首次试水保险团购,推出万能险产品,三天售出4356笔,吸金1亿余元,创下营销神话。
虽然
2012年以来,保险与电子商务的对接如火如荼,网销业务超过电话营销成为成长最快的渠道。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截至去年底,全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手机网民数量已达4.2亿,庞大的上网人群让保险公司无法忽视,纷纷摆开上网阵势。
除国华人寿、华泰人寿在淘宝网“开店”并取得不错业绩外,中国平安、泰康保险、天平车险、阳光保险等公司也已在此开设旗舰店。继淘宝网之后,去年底,京东商城保险频道也正式上线,目前已推出汽车保险、意外保险等四大类近10款保险产品。
除与电商合作外,保险公司还自建销售平台,或以中介身份出现在专门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进一步拓宽渠道。
线上线下
与传统的线下投保相比,线上投保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不同的体验?存在哪些风险?
在淘宝网上看到,平安的一款国内旅游意外险产品累计销量已超过5万份。春节时曾购买这一产品的省城居民周伟说:“网上买保险特别方便,尤其是这种小额保费的产品,点点鼠标就办了,很省心。”
从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了解到,手续简单,是网销保险的一大优势。投保人只要在网上填好电子保单,之后的付款方式就与其他购物程序相同。一般情况下,一份家庭财产保险的投保全流程仅需3分钟,保险责任次日就能生效。
网销保险的另一优势是信息全面,可轻而易举地货比三家。保险责任、除外责任、客户权益、保费水平在网上都有全面展示,消费者可以就不同公司的同一类产品进行比较选择。如果是买车险,无论何种品牌、型号的车,都可通过网上系统快速计算出不同档次的保费,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此外,由于较传统渠道省去了中间环节,网上保险还会提供价格优惠,最高可优惠15%。
不过,相比传统渠道,网上买保险也存在一些缺陷。
最受人质疑的是,网购保险从降低经营成本考虑,目前一般只提供没有签名的电子保单,而且非消费者要求不寄发票。某保险公司在一款出行综合险说明中就明文告知:“主要以电子保单形式为您提供合法有效的购买证明。如确需寄送纸质保单,请联系客服,邮费由您另外支付。”从事法律工作的太原市民赵新志认为,发票、保单及签名是购买保险的证据,它们被忽略会为理赔埋下隐患。
此外,网络保险多为跨区域销售,如果客户通过网络成功投保,后续的服务该由谁来做?如果投保者居住地没有这家保险公司的网点怎么办?显然,网上买保险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便捷。
平安产险山西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就目前来看,最适合在网上购买的保险产品,是民众有普遍认知的、标准化的、责任单一的产品,比如车险、意外险以及家庭财产保险、旅游意外险等。
至于保费投入较高的分红险等复杂险种,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最好还是线下购买。这样便于更好地了解一些复杂、专业性强的条款内容,明晰保险责任,从而避免因不了解责任免除条款而导致拒赔的情况。
争议不断传统销售模式会否靠边站
尽管网销保险存在种种不足,但正如十多年前多数人无法预料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一样,保险业与电子商务未来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想象空间巨大。而围绕传统线下销售模式今后会否靠边站这样的话题,各界也存在争议。
那么,元芳,你怎么看?
在阳光人寿山西分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培训师说:“除意外险外,目前网销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基本等于零,将来也不会完全取代线下保险。”这位培训师表示,保险具有金融产品共有的复杂特性,甚至是最复杂的金融产品。仅凭网页上的简单展现,无法让消费者完全理解产品。而且在人们保险意识不高的现实下,面对面推销都很困难,何况是坐等消费者上网购买保费成千上万元的产品呢?
与之相比,财产险公司由于意外险、车险在网上热销,对未来要乐观得多。“网销会成为最大的保险销售渠道。”平安产险一位刘姓销售人士说。他认为,许多人觉得目前的保险产品不适合在网上销售,殊不知问题不在网络平台,而在保险产品自身。近几年,财产险严重依赖车险,亏损压力加大;寿险产品呈现同质化,发展陷入瓶颈。所以保险业必须改变自己,要通过产品创新去适应网络,使复杂产品简单起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互联网会深刻影响他们的保险消费。如晚上零点人们会拿起手机上网,选购感兴趣的保险产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保险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投保时,少一些“天书”合同;理赔时,多几分诚信和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