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行业研究 -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构造和未来发展研究

日本“全民皆保”的年金(养老金)制度建立于半个世纪之前,如今,在一众结构性问题的压迫下,面临着新一轮的大调整。2012年6月26日,众议院最终通过了野田内阁的改革法案,代价是57名民主党议员“造反”,事后,更有50名民主党参众两院的议员在前干事长小泽一郎的带领下脱党,另立新党。

即使要付出这样的代价,野田内阁只有往前走,不能倒退,甚至不能“等一等”—全世界最长寿也是最老龄化的日本围绕年金制度展开的保卫战,是日本社会“共同体”可靠与否的试金石。

基本构造:多层次、全民皆保

日本的年金险制度可以追溯到1961年的《国民年金法》,它构建了一个“全民皆保”的年金体系。1985年,日本对此作了较大修订,形成了目前“公共年金+补充年金(非公共年金)”的制度框架。

具体说来,公共年金包括“国民年金”(基础年金,全员参加)和“雇员年金”,其中雇员年金又分为厚生年金(私人部门雇员参加)和共济年金(公共部门雇员参加)。再加上民间运营的补充年金,形成了积木形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由政府运营的公共养老金如下:(1)国民年金(基础年金):1985年后成为强制性年金,凡20岁以上60岁以下、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包括居住1年以上的外国人)都必须加入,其缴费实行定额制,不与收入挂钩,2011年3月末的参保人数6828万。(2)厚生年金:以公司职员为对象,有强制性,缴费由个人和雇主对半分担,合计费率自2004年的13.58%起步,每年上升0.35%,直至2017年达到18.3%。参保人数3441万。(3)共济年金:以公务员、学校教职员和农林渔业团体职员等为对象,参保人数442万。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保费和待遇发放标准与参保者的收入挂钩。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和私人部门的雇员及其配偶是通过向厚生年金及共济年金的强制性交费来参加国民年金的,而非直接向国民年金缴费(被抚养配偶的保险费从其配偶的工资中一并扣除,不需单独缴费)。

凡入保25年以上,且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均可领取国民养老保险金。目前,入保国民年金40年的人退休之后每月可以拿到67000日元左右的养老金。而基本年金和厚生年金给付额则参照物价水平指数的变化而浮动。

另外,补充年金的参保者集中于企业雇员,日本通过减税政策鼓励企业参加。2010年末,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雇员数量为1697万人,占厚生年金参保人数的49.5%。

现行年金制度面临“唱空”挑

目前现行年金制度面临挑战,“唱空”形势非常严峻,这具体表现为:首先,作为世界第一的长寿国和老龄化国家。2011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已经达到23.2%,世界第一。1965年,日本的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20-64岁人口)为1:9.1,2012年上升为1:2.4,预计2050年将达到1:1.2。其次,非正规就业者数量上升。1985年,日本的非正规就业比率是16.4%,2010年上升为34.4%。这个群体多是年轻人。年轻人就业状况的恶化,导致他们年金的缴付意愿和能力都下降。最后,政府财政赤字有增无减。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累积债务问题最严重。以“债务余额/GDP”指标看,2012年日本达到219%。

根据年金法,政府财政支持是年金体系的重要资金来源。对第一层次的基本年金,中央政府不仅负担全部的行政管理费用,还负担全部年金支出的二分之一;对第二层次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中央政府提供全部行政管理费用;第三层次的补充年金,政府不直接提供财政援助,而是采取税收激励。而巨额财政赤字让这一国家责任难以为继。图2显示,日本政府各财政支出项目中,这20年来不断递增的,只有“社会保障支出”(每年递增约1兆日元,总支出规模已经达到20年前的2.5倍),而其他如教育、公共事业、防卫等支出整体递减或趋平。从支出结构上看,社会保障支出占了政府财政支出的31.2%。社会保障支出项目大致包括“养老金、医疗、福利及其他”三大类。其中养老金占比最大,1990年以来基本维持在50%左右。

日本养老金制度主要采取现收现付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用年轻人的钱供养老一代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老龄少子日趋严重,经济长期低迷,“隔代抚养”制度导致在职者群体的负担日益加重,年轻人对这一制度产生怀疑,担心自己退休的时候,是否可以安然领到养老金?在悲观的气氛下,很多人不愿加入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或加入后不交或滞纳保费(这里面甚至包括有些国会议员和政治家)。日本养老金保费滞纳的比率从90年代中期的15%上升到2012年的40%。每年年末,社会保险厅都要寄送出数以十万计的《最终催讨书》,有时甚至采取强制征收措施。

感谢您对优孚保险网的关注。优孚是国内领先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包含了意外险、旅游险、货运险和团体险等不同险种,跟国内外多家知名保险公司有合作,如平安、太平洋、美亚和华泰等保险公司,满足您不同的保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