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 保险代理人学历门槛抬高 保险营销如何吸引高学历
有堵有疏
根据新规定的要求,或许现有370万保险营销人员中将有70%以上不能再继续展业,这是要实行快刀斩乱麻吗?面对外界质疑和误读,监管部门迅速作出澄清和回应。
近日,中国保监会保险中介监管部主任孟龙在媒体通气会上对此番新政予以详解。他指出,保监会正在制定《办法》的落实措施,总的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同时,根据《办法》中第12条规定:中国保监会派出机构向中国保监会备案后,可以对县级以下农村基层地区的报考人员以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少数民族报考人员实行资格考试特殊政策。
显然,在标准门槛抬高的同时,也放开了一些特殊口子。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
“《办法》中所体现的立法精神和含义是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采取有区别的学历政策。大专是其中一项比较高和导向性的要求,各地保监局可以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保险市场以及教育发展水平,适当调整学历要求,包括可以确定为初中、高中,做到精细化管理,更符合实际。所以,不能错误地理解只有大专学历才能卖保险,或者大专学历是保险销售人员的最低学历要求。”孟龙说。
吸引力何在
高学历导向无可厚非,但保险营销行业自身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又体现在哪里呢?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201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699万人,是2000年的7倍,在监管部门看来,这为保险销售从业人员实行有区别的学历政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但事实上,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这样的高学历者进入保险营销领域,还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这一职业背后所包含的制度、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在现阶段,都还未见明显的改观。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保险
增员压力、待遇压力、成本压力、业务增长压力等来自营销员与公司不同角度的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得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孟龙表示说,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其实正是为配合下一步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整个队伍形成良性循环。但要达到理想的状况,还需相当漫长的时间。
去年9月出台的《关于坚定不移推进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到,3年左右时间改善保险营销职业形象,5年左右时间提升新模式、新渠道的市场比重,用更长时间构建法律关系清晰、充满活力的保险销售新体系。
作为中国营销员制度的引入者,友邦保险也正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该公司于2010年在中国内地推出创新的Agency2.0计划,希望通过对营销员制度“改变意愿”、“岗位职责职能”、“薪酬及考核体系”、“销售流程和工具”和“技能培养”等5个核心引擎的全面诊断和重新定位,造就一支职业品行良好、专业素质较高、可持续发展的保险营销队伍。
保监会积极地推动营销员改革,而保险公司似乎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举措,业务员的工资和奖金都是建立在业绩基础上的,没有业绩就没有收入,所以为了达成业务,不少业务员违规返佣、误导客户等,保险公司应该改变这种以“业绩为王”的发展思路,提高营销员待遇才能真正解决保险营销员增员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