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 实施保险新政 促进保险业快速稳健发展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我省保险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大提升。为进一步加大保险宣传力度,进一步发挥保险保障功能,省政府金融办和江西保监局联合开设“市长谈保险”专栏,邀请各设区市政府市长发表署名文章,宣传各地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举措与成效,宣传保险业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宣传各地促进保险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等。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保险是金融三大支柱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对完善现代金融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障体系、防灾减灾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保险业,有利于应对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保险发展工作,不断加大对保险业的支持力度。省政府多次下发相关文件,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每年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保险机构予以表彰奖励。
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近年来我省保险业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大大提升。主要表现在
行业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省共有34家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分支机构2600余家,从业人员8.4万人;保费规模从2006年的不足10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272亿元,2013年1至5月已实现保费150亿元,全年有望达到300亿元。
政策性保险快速发展。自2008年开展能繁母猪保险试点以来,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从无到有,险种迅速扩大到水稻、森林、农房等10个,5年来累计实现保费收入近20亿元,赔付超过10亿元。出口信用保险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实现保费收入6456万元,支付赔款5500多万元,分别是2007年的5.4倍和近13倍;5年来累计支持外贸出口86.6亿美元,支持企业获得银行在信用保险项下贸易融资68.2亿元人民币。
民生险种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以来,全省责任保险累计保费收入16亿元,赔付超过7亿元;全省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累计保费收入68.5亿元,赔付28.5亿元,大大缓解了政府管理和补偿压力。如,建立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和一站式处理中心,积累道路救助基金1.1亿元,垫付3225万元,救助1660余人。在全省开展了医疗责任保险工作,帮助解决医患纠纷,累计赔付1528.9万元。在赣州、吉安两市启动校园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承担风险保障5525万元,涉及19家校园午餐配送单位,覆盖884所学校的近30万师生。目前,正大力推进火灾公众责任险、治安保险和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等新险种。此外,大力发展小额信贷、车贷、房贷等保证保险,累计支持消费323亿元;成功引进平安集团19亿元保险资金支持我省铁路建设,引进12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峡江水利枢纽、南昌地铁等项目建设,有力支持了我省经济建设。
尽管近年来保险业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还远远不够。一方面,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趋势需要保险进一步发挥功能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少数保险公司生产经营行为不当等原因,社会舆论对保险行业存在一些误解。同时社会公众保险意识不强,导致少数公众不懂得运用保险转移自身风险,或者是保险消费不够理性,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保险产品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因此,加大保险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导向,树立保险行业正面形象十分必要。
此次“市长谈保险”宣传活动是借全国开展“保险公众宣传日”的东风,经省政府同意举办的一次全省保险宣传活动。我们相信,这项活动的开展将在全省营造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险意识,推动保险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年来,随着我省各部门加大保险的投资力度,我省保险市场的发展前景良好,可待期盼。而消费者作为其中受益的一方,也可以借此机会享受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保障自己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