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中国权威专业保险服务平台

行业研究 - 保险销售形式花样百出 消费者需机智对待

金融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大型公益宣传日活动上75岁老伯投诉称:被“买基金送保险”忽悠3万养老金四年缩水三成

昨日,佛山金融业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大型公益宣传日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东方广场举行。近百家银行、证券、期货、保险金融机构也现场设点宣传本单位金融服务和产品知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措施、金融消费者投诉的受理和处置措施等等,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

我们昨日还了解到,从本月开始,发改委亦将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银行收费检查。

老伯投诉:被“忽悠”用养老金买基金

“原来说买基金送一份保险,但其实就是买保险,这些钱都是我几百元一个月的退休金存下来的,没想到亏了这么多。”昨日上午,75岁的陈老伯来到现场,向市银监部门反映自己的遭遇。

2008年2月,当时71岁的陈老伯到某国有商业银行存款,当时接待他的银行大堂经理知道他要把积蓄下来的3万元养老金存定期,就劝告其称定期的利率太低,不如用来购买一份“基金”,不仅收益率高,还能够免费赠送一份保险。

陈老伯得知有这样的好事,当下就把3万元存进了银行办理该项业务。“后来我看了保单详细的介绍就犹豫了,本来保险有10天的犹豫期,我可以退保,但银行的工作人员叫来了保险公司的一位职员,这位保险销售员向我保证这个保险肯定没问题。银行的员工说他们每个人都买了这种保险,我就没退。”

在陈老伯提供给银监部门的投诉材料中我们见到,这一某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资连结保险说明称是“一款集投资和保障于一体的综合理财产品”,当时银行的员工为其推荐的是“理财平衡型”投资账户,资产配置是“股票主导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投资比例为40%至60%,固定收益类资产为40%至60%”。

4年投资加上结险老伯本金亏了近三成

“当时我问银行的员工会不会亏钱,她说可能会有一点风险,但90%是可能赚钱的。”陈老伯告诉记者。

但业内人士却表示,因陈老伯所买的投资连结险实际是用来投资股票等,因此投保的资金增减很受股市等金融市场波动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后,陈老伯收到2009年的对账单显示,3万元本金的账户仅剩21340元,2010年股市情况有所好转,该账户增至25694元,再过了1年后,该账户涨至26094元。

“去年的时候我去问过银行的人,不如趁现在亏得没那么多了赎回退保,但其当时安慰我说现在股市已经在回暖,反正目前还在亏钱,不如再等等,没必要这么急拿回来。”陈老伯称,这一年又是一年,结果今年他收到最新的账单显示,他的账户仅剩下22207元。4年下来,陈老伯的3万元本金亏损将近三成。

“这些钱是我一辈子的积蓄,用来养老的,本来就没想着投资。”陈老伯随后到该保险公司投诉但至今未得到明确的答复。

分析:风险提示不明确容易出现纠纷

昨日,佛山市银监部门的工作人员受理了陈老伯的投诉,并承诺限期给予陈老伯一个答复。“目前佛山银行也存在一些例如风险提示不够明确的问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山监管分局刘克俭局长昨日也坦承,这类风险提示不够容易导致银行或保险公司与金融消费者出现纠纷。

我们从银行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不仅一个保险公司存在投资连结险亏损的现象。“其他一个保险公司同类的产品,也出现购买95万元保险,3年后亏损达16万元的案例。”他承认,目前在代售同类保险产品时,很多时候风险提示都是口头交代,如果在销售过程中产生误导,客户很难掌握证据。

众多保险公司常常为了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不惜以损害消费者利益为前提,进行各种虚假广告的宣传,我们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切勿被表面现行所蒙蔽,应擦亮双眼,机智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