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研究
- 2013-07-16我国农民工养老问题现状堪忧 部分农民工主动放弃社保
农民工是我国特殊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群体,这种特殊性使得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即转移的被动性和不彻底性。作为游离于农村与城镇的中间群体,他们既面临着劳动力市场风险,同时又处于保障缺失状态,对这一群体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 2013-07-16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为发展内在要求 国外经验可借鉴
按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标准,中国早在2000年即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而老化速度快、老年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等老龄化特征使得中国的养老负担尤为沉重。同时,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又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中国的养老问题因此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 2013-07-16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势在必行 破除部门利益是关键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由于制度的整体安排、改革措施的一致性等原因,使养老保险制度在不断发展中显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导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悬殊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已在近年来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之一。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势在必行。
- 2013-07-16全面贯彻落实党十八大精神 保监党委发布2013年宣传思想文化
文化宣传强调要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学 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时深入推进保险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功能作用,大力开展保险监管和行业核心价值理念推广活动,并将核心价值理念的要求融入到保险监管评价体系中。
- 2013-07-16我国养老金面临巨大缺口 国有资产可辅助分配改革
以养老保障为核心的社会保障显然是关乎基本民生、关乎社会公正与和谐的基本社会制度。养老保障作为铺设“和谐之路”的铺路石,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保障制度的每一次改革和完善,都牵动着每个人和每个家庭的最敏感神经。个人账户空账运营、隐性债务、保值增值不理想、基金管理混乱等弊端,已经严重威胁着新制度的巩固。在诸多问题中,养老金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瓶颈。
- 2013-07-16国内养老服务结构失衡 改革须回归市场运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高龄化速度的加快,机构养老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规范养老机构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是关系到老人能否安度晚年的重大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机构养老的最优模式,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2013-07-16养老方式碎片化须重视 弥补社保资金缺口得另辟蹊径
在世界进入老龄化高峰的背景下,我国也进入到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本世纪呈现出,老龄人口数量之大,老龄化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专家提出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法,引发了多方的争议和探讨。实行延迟退休似乎已毫无悬念,但我们也必须重视养老方式碎片化的问题。
- 2013-07-16城乡社会保障差大 农村养老面临严峻挑战
在二元制社会结构下,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使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在诸如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地位与城镇居民相比,有着极大的差距,农村与城市在某些方面的差距还在拉大,城乡分离的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对此进行改革和创新,逐步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
- 2013-07-16人口老龄化加速来临 延迟退休年龄引发争议
在世界进入老龄化高峰的背景下,我国也进入到老龄化国家的行列。到本世纪呈现出,老龄人口数量之大,老龄化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等特点。在这种人口环境下,如果维持原来的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不但企业和职工的缴费率提高,社会的赡养负担加重,而且政府的公共财政负担将不堪重负。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方法,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 2013-07-16养老金改革方案将进入初定阶段 双账户存废引争议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或即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在“银发浪潮”的冲击下,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公共养老金支付危机日渐加深。如不加以化解,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后,潜在危机极有可能酿成现实风险。